我們所面臨的問題,就在此時的當下,但最好的忠告卻往往是前人遺留下來給我們的。我大量引用古今許多偉大精神上師的金玉良言,用意就是讓這些智慧的聲音,以他們自己美麗而富有啟發性的文字直接說出來。

另一個理由就是為本書的基本理論作證。對於我們的心如何能治療痛苦,經典上所開示的法門比比皆是。不過,只有一小部分適合本書的性質。我想讀者可能會好奇地想知道經典中所呈現的若干治療練習。此外,本附錄也提供有關心和情緒的進一步經典來源。

以觀想治療

經典忠告我們以堅強的信仰、真誠的祈禱、喚起心理的影像等方法,來治療心和身。

 

第一步是找出心理或身體的疾病——佛經所謂的“否定的對象”。負面的情緒和疾病都根源於執著自我,但在我們能夠予以紓解之前,必須先認清它們。寂天菩薩說:

沒有找出罪魁禍首,

你將無法體悟它的不存在。

 

因此,在觀想正面的影像之前,我們需要了解心和問題的來源。誠如札卡巴(Zhabkarpa)所說:

 

如果你不能確定心的實際特性,

不管你做什麼良好的訓練,都不能擊中要害。

這就好像目標在附近,

卻把箭射向遠方。

這就像小偷就在你家中,

卻拼命在外頭搜尋。

 

許多經典都建議把疾病觀想成某種形狀,例如污垢。負面的影像一旦被喚起,就可以用甘露和光之類的治療能量加以淨化。利美俄哲(Dri-me Ozer)描述一種觀想,其中的力量來源是金剛薩垛菩薩——無限真理和力量的化身:

 

觀想光和甘露從菩薩的身進入你的身,淨化你身的業障。 ……你的身受到加持,成為金剛身、佛身。來自菩薩語的光和甘露,淨化你語的污染……你的語受到加持,成為金剛語。來自菩薩意的光和甘露,淨化你意的業障。 ……你的意受到加持,成為金剛意。來自菩薩各部位的光和甘露,淨化你把身語意執著為“我”的染污。 ……你已經受到金剛智的加持。

 

在一篇治療的啟請文中,杜欽哲仁波切提到使用煙、火、風、水和甘露的治療觀想:

菩薩(力量的來源)的手握著如意寶瓶,

冒出芳香的煙雲。

他燒掉我們一切的污垢、缺點和煩惱

從菩薩的鼻子呼出智慧風,

吹走我們一切的煩惱、焦慮和烏雲。

從菩薩的嘴吐出加持的雲霧和智慧甘露,

洗淨我們一切的疾病、惡業、煩惱、

和諧與失意。

願一切污垢被智慧火燒掉。

願它們被強大的風力吹走。

願它們被甘露淨化。

 

十八世紀一位偉大的禪修法門作家澤旺·桌珠(Tse-wang Chokdrub)描寫治療前的心理準備的需要——特別是透過專注來修止觀。

為了去除昏沉,你必須強力、全面而專一地把意念放在心輪。為了消除心的放縱、興奮或狂亂,你必須強力、全面而專一地把意念放在臍輪。但你的專注變得專一而堅強時,心就既不會昏沉,也不會吊舉。

 

澤旺·卓珠提供一個實際的治療練習:觀想我們自己是佛,想像在我們的心輪有代表佛的菩薩心的“伅”(Hung)字:

為了治療身體疾病,首先觀想並看到你自己就是佛。在心輪觀想有一個米粒大的深藍色“伅”。如果你的病是熱性的,就觀想有一個米粒大的白色“伅”字從深藍色“伅”字射出,繞著你上半身的每一個部位,吸走一切疾病,就好像磁鐵吸走鐵一般,從你的頭頂離開,消失於太空之中。然後,呼氣。如果你的病是冷性的。就觀想有一個紅色“伅”字從深藍色的“伅”射出,繞著你下半身的每一個部位,像磁鐵一般吸走與冷有關的一切疾病,從你的“下門”離開,消失於地球的深處。如果你某一個部位(如手臂)疼痛,就觀想在痛處有一個黑色的“伅”字,吸走一切痛,從你的指尖或眼睛離開,消失於太空之中。

 

澤旺·卓珠也描述如何把我們的覺察融入痛苦。他談到消解於“大印”(Great Seal,佛教術語,意為“開放”):

不管你正在經驗什麼疾病,或它產生的原因和條件是什麼,發生在你幻身上的一切痛苦,都是因為不了解真理而產生愚癡才發生的;一切痛苦之所以發生,全都是因為執著自我,而後產生煩惱、執著和嗔恨。接著你必須進一步分析。如果你說:“所有這些痛苦的根源都是執著自我,我將捨棄它。”那麼所謂的捨棄者,就是因為執著自我才生起的。捨棄執著自我的正確方法應是:不管你正在經驗什麼痛苦或疾病,都不可以有任何思考,你只需要觀想(正在經驗的)痛苦者和痛苦本身的結合或一如,既不接受(正在經驗痛苦的自己),也不拒絕(痛苦)。強力而專一地把你的心專注在那個結合之上,就是毫無限制的一如和開放,如此一來,痛苦本身和經驗痛苦的人的概念,全都融入“大印”的廣袤中,沒有接受自我和拒絕痛苦的任何分別。這將切斷跟執著自我的連繫。

 

身、心和現象的覺察

覺察你自己身體、感覺、思想和現象的品質和性質,是“四念處”和“止觀”等一般佛教禪修的中心焦點或主題。它是維持對於每一個心理思想和感覺,以及每一個物理現象和時刻的覺察,覺察時要開放,不可以有任何概念上的執著或情緒上的衝突。

密宗“二次第”(two stages)的道和目標是:覺察身、心、宇宙的正面和愉悅品質、及其開放性質。

體悟身體和宇宙的每一個細胞或原子都是佛的品質

在密宗教法中,你要學習體悟你自己的身和心及宇宙全都是佛的品質和智慧。甚至在一般教法中,都強調每一個原子皆是佛淨土的無量無邊顯現。 《普賢菩薩行願選》(Bhadracharyb-pranidpana)說:

願我從每一個原子中體悟

三世一切淨土的圓滿示現。

願我進入十方(每一個原子的)諸佛淨土中。

 

了解心

第七世紀有一位偉大的佛教中觀學者月稱(Chandra-kirti)寫道:

 

眾生首先執著“自己”為“我”,然後執著“事物”為“我的”,彷彿水車般地在婆娑世界輪迴不已。

 

但我們這些痛苦的眾生又如何放鬆對自我的執著呢?我們都習慣把經驗想成正面或負面,但情境的好或壞,對於我們如何看待和運用情境,關係並不怎麼大。貝珠仁波切引用龍清·拉然巴的話,勸我們使用方便善巧來轉化我們的生活:

有時候看看自我顯現的和諧環境是什麼性質。

了解它們是自我顯現的,

它們的生起就可以成為精神經驗的支持。

有時候看看負面環境的顯現;

這對於驅除執著愚癡非常有效。

有時候看看朋友和老師;

學習他們的優缺點,可以啟發你的訓練。

有時候看看四大在空間顯現的奇蹟;

這可以讓我們的心思融入心的真性中。

有時候看看你的國家、住處和財物有什麼特性;

把它們看成是幻影,

可以驅除你對那些幻像的執著……

總之,認識千變萬化的現像有什麼性質或特性;

可以驅除你把它們當成真實的愚癡執著。

我們大多數人把寂寞看成是負面的情緒,但經驗老到的禪修者,早就體悟如果以放鬆的心情看待這種感覺,可以幫助我們軟化僵硬的概念,帶領我們進入更深層的觀想。貝珠仁波切寫道:

如果你停留在一個令你感覺寂寞(或悲傷、索然無味、空虛)的地方,觀想的禪定就可以在我們身上生起。誠如密勒日巴尊者(Lord Milarepa)所說:

在無人的空谷洞穴中,沒有時間讓寂寞停止,沒有時間讓心不斷離對三世上師、諸佛的恭敬。

當我們開始了解心時,就可以知道根本沒有必要去執著快樂、悲傷或任何其他心理或外界的現象。在佛教的觀點中,一切現像都只是心的反映和指稱。米帕仁波切(Mipham Rinpoche)寫道:

一切都是心的魔術表現。

如果解脫,那是心的解脫;

如果束縛,那是心的束縛。

離開了心,

既沒有解脫也沒有束縛,

既沒有快樂也沒有痛苦,

既沒有佛也沒有眾生。

在最高層次的了解裡,我們可以在放下執著中發現安詳,我們的煩惱將因而消失,世俗貪欲的追逐遊戲將停止。寂天菩薩寫道:

當你已經了解

既沒有感覺的經驗者,

也沒有感覺時,

你的貪欲(感覺的結果)怎麼會不離開呢?

煩惱

造成我們煩惱的,正是我們的執著態度。佛經說,有六種煩惱最嚴重:痴、嗔、貪、慳、嫉、慢。

忍辱被特別視為具有特殊影響力的美德。它是一種放下的態度,既不拒絕也不執著環境或情緒,只是讓現像生起和消失。寂天菩薩寫道:

惡莫大於嗔恨,善莫大於忍辱。

因此,盡你的一切心力獻生命於忍辱的修習。

有關正確態度的經典開示,都承認我們大多數人很難處理煩惱。經典說,就從簡單的事情開始吧!因此,如果有人在嫉妒的荊棘巢穴中匍匐,第一小步就是要想到有人比我們還不幸,祝他幸運。這常常可以軟化從前只求自己快樂的頑固習性,並且種下為他人的好運感到喜悅的可能性。

忠告常常都是十分踏實的。為了松解慳吝,佛陀開示人們首先要送些蔬菜之類的小東西給別人。寂天菩薩寫道:

佛陀教導人們,首先布施蔬菜之類的東西。

慢慢訓練之後,連自己的肉都可以布施。

佛教徒相信輪迴,並且把布施看成是可以帶到來世的善業。龍樹菩薩告訴我們,不能夠布施或享受的財富,只不過是痛苦的來源而已。

享受財富帶來這一世的快樂。

布施財富帶來未來世的快樂。

不享受又不布施的財富廢物,

帶來的只是痛苦,不是快樂。

西藏佛教薩迦派最偉大的學者薩迦·班智達(Sakya Pandita)宣稱:

最好的財富是布施,

最好的快樂是心的快樂。

像貪欲之類的強烈煩惱,會把我們捕捉入痛苦的陷井。貪慾和執著把我們帶離心的真正安詳。為了放鬆我們的執著,應該要深刻觀想一切現象的無常性。納吉·旺波(Ngagi Wangpo)說:

這一切的財富就像蜜蜂的蜜。

雖然它們蒐集蜜,享受到的卻是別人。

親友的聚合就像賓客會面,

雖然在一起,終究是要勞燕分飛。

生命就像草尖上的露珠那麼無常。

雖然我們在這裡,很快就會消失。

死神就像間諜,

日夜都在伺機抓拿我們。

這一世的現象彷彿正要從夢中醒來:

它們是無常、迅速的,

而我們將會離去,丟下它們。

因果的業彷彿我們的影

隨時都跟著我們。

因此,有智慧心的人們,

從今天起就踏上解脫道。

《自說經》(Udanavarga)說:

如果你希望擁有一切快樂,

就捨棄(追求快樂的)一切貪欲。

捨棄了一切貪欲,

你將享受最高的快樂。

只要還執著貪欲的對象,

你就不可能得到滿足。

因此,不管是誰,都要以智慧戒除貪欲,

享受滿足。

在一切煩惱中,痴是主要的毒素。我們被困在掙扎之中,因此很難如實地看到無常、痛苦的世間,也無法體悟我們的真性和一切現象的開放性。只要我們能夠放下對於“自我”的執著,步伐再小,都有智慧。寂天菩薩說:

任何人想要紓解痛苦,就必鬚髮展智慧。

《法句經》說:

當你以智慧體悟到一切現像都無我時,你就不會受到痛苦的傷害。

這是圓滿之道。

 

詞彙解釋

絕對光(absolute light):

依據龍清巴尊者的說話,世俗概念中的五項身心要素是佛性中的五佛身,五種煩惱是五種本初智,五種身體元素(五大)是五淨光……等。在佛性中,它們呈現出一如或結合、安詳和喜悅的性質;但在世俗心中,心和它的對像被認知、執著和經驗為五種身心要素、五種煩惱和五種身體元素……等,呈現出二元、情緒和痛苦的狀態。

阿(AH):

依據大乘經典,AH是一切聲音、表示和字母的來源;它是非生的、非創造的、非構思的,而且是開放的、清靜的和自然的。它並不傳達任何概念性的表示,而是顯現一如的本初性質及空性。

中陰身(bardo):

依據佛教,在你死後,將有中陰身,這是過渡的時期,在中陰身之後,你將輪迴到下一世。在中陰身,如果你有準備的自豪感,可以證悟真如法性,而一切現像都是一如的。

佛身(Buddha-bodies)

佛的不同面相。大部分教法都提及三種佛身。法身(ultimate-body)是佛性的全然空性或開放性。報身(enjoy-ment-body)是佛的真實或清淨相。此中,諸佛的一切顯現和淨土的現象顯現都是不變的,與佛法不可分離的。化身(manifestative body)不是真實或清淨的佛身,它是依據眾生的需要和認知而顯現出來服務眾生的形相。

密宗呼吸修習或密宗氣功(esoteric breathing practices):

在西藏佛教中,有許多宗教氣功的法門,例如風(Lung,藏文為rLung)或脈風Tsalung,藏文為rTsa rLung)。這些法門運用體內的氣,做為產生能量的主要方法,進而證悟大樂和空性的結合——最高的真理。因此,密宗修行人以體內的熱來生活:不需衣服保暖,像鳥一般在天空飛行,依靠氣而維持生命,不需食物,常春不老。再者,有一個守住氣和心的最好方法,就是把它們集中在肚臍下面某個定點。此類訓練的說明,必須閱讀其他書籍。

五色(five colors):

每種色各有自己獨特的治療力量。昆堅·龍清巴(kunkhyen Longlchenpa)寫道:“因為智慧(真性)是不變的,它的光呈現綠色。因為智慧是清淨的,它的光呈現白色。因為智慧是涵攝品質的,它的光呈現黃色。因為智慧是涵攝力量的,它的光呈現紅色。因為智慧是成就一切(四)行的,它的光呈現藍色。”他在《自己出現》(Rang Shar)中詮釋:“白色光(行動的光或能量)是安詳的;黃色光是發展的;紅色光是(控制一切的)力量的;綠色光是(解除負面的)強力的;藍色光是一切(四)行的成就。”

執著自我(grasping at”salt”):

把一個人的自己(“我”和“我的”),或其他生命及事物(“他”或“她”,“此”或“彼”)了解為真實存在的實體的概念。

光(light)

像日光之類的一般光,被認為是四大的清淨面相;納托朗托(Natsok Rangtrol)說:“四大的清淨面相是光,諸如太陽的光、水晶的光。”

光身(Light body)

西藏許多成就大圓滿(Dzogchen)的上師,在去世的時候會證得光身或虹光身(rainbow body,藏文為jalu),將肉身轉化為淨光身,只留下指甲和頭髮。有些證得“大遷識淨光身”(pure light body of great transference,藏文為jalu phowa chenpo),將他們的四大身轉化成淨光身,沒有留下任何身體遺物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eoke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